一汽大众

车身及附件组

10.1 车身结构与材料

10.1.1 车身框架特点

  • 高尔夫7:采用MQB平台,车身结构由前舱、乘员舱和后舱三部分组成,关键部位使用热成型钢(强度1000MPa以上)
  • 高尔夫8:基于MQB Evo平台,车身刚性提升10%,热成型钢占比达27%(重点应用于A柱、B柱和底盘纵梁)
  • 防腐工艺:车身整体采用电泳涂装(膜厚80-120μm),底盘关键部位附加PVC涂层防石击

10.1.2 车身标识与测量点

  • 关键测量点:位于前纵梁、门槛梁和后纵梁上的圆形标记(直径8mm,建议配图:车身测量点位置示意图)
  • 维修基准:使用三维测量仪时,需以车身底部4个基准孔为定位参考
  • 碰撞修复:超过3mm的尺寸偏差需进行校正,否则会影响车门闭合和底盘定位

10.2 车门系统

10.2.1 车门总成拆装

前车门拆装步骤

  1. 拆卸门内饰板(参考5.4.1电动车窗部分)
  2. 断开所有线束插头(门锁、玻璃升降器、喇叭等)
  3. 拆卸车门限位器固定螺栓(2个10mm,扭矩:25N·m)
  4. 拆卸门铰链螺栓(上铰链2个+下铰链2个,13mm,扭矩:40N·m)
  5. 两人配合取下车门(注意避免碰撞车漆)

安装调整要点

  • 关门间隙:与前翼子板间隙4±0.5mm,与后门间隙3.5±0.5mm
  • 高度对齐:车门下沿与车身腰线平齐,误差≤1mm
  • 锁止顺畅:关闭时无明显阻力,完全锁止后有清晰”咔嗒”声

10.2.2 车门密封条与防水膜

  • 密封条类型:
    • 门框密封条(发泡橡胶,起主密封作用)
    • 车门密封条(实芯橡胶,辅助密封)
  • 更换规范:
    1. 用专用工具(塑料刮板)小心取下旧密封条(避免损坏漆面)
    2. 清洁安装槽(去除残留胶迹,建议用酒精擦拭)
    3. 新密封条涂抹少量肥皂水润滑,按定位槽均匀按压到位
  • 防水膜更换:必须使用专用丁基胶带(宽度≥20mm),确保完全密封(建议配图:防水膜粘贴示意图)

10.3 后备箱系统

10.3.1 后备箱盖调整与维修

常见故障:关闭后缝隙不均、遥控开启失效、液压杆支撑不足

调整方法

  1. 左右间隙调整:松开后备箱盖铰链固定螺栓(4个13mm),横向移动调整
  2. 高度调整:通过铰链上的偏心螺栓调节(顺时针旋转降低,逆时针升高)
  3. 锁扣调整:松开锁扣固定螺栓(2个10mm),前后微调至最佳锁止位置

液压支撑杆更换

  • 拆卸:用一字螺丝刀撬动支撑杆两端的卡簧,取下旧杆
  • 安装:先连接车身端,再用力按压至后备箱盖端卡槽到位
  • 注意:新支撑杆应保持压缩状态安装,安装后需停留10分钟再完全打开

10.3.2 后备箱锁块维修

故障现象:无法锁止、遥控解锁失灵、应急开启失效

拆装步骤

  1. 打开后备箱,拆卸内饰板(T20螺丝+卡扣)
  2. 断开锁块线束插头(注意防水插头的解锁方向)
  3. 拆卸锁块固定螺栓(3个10mm,扭矩:15N·m)
  4. 取出锁块,检查拉线连接(应急开启拉线是否脱落)

检测要点

  • 电机测试:给锁块电机通电(12V),应能听到清晰的锁止/解锁声音
  • 微动开关:用万用表测量,锁止状态应导通(0Ω),解锁状态断开(∞)

10.4 座椅系统

10.4.1 前排座椅拆装与调整

电动座椅(高配车型)

  1. 拆卸座椅下方装饰板(2个卡扣)
  2. 断开线束插头(注意黄色安全锁扣)
  3. 拆卸固定螺栓(4个18mm,扭矩:50N·m+90°)
  4. 抬起座椅,从车内取出(注意避开安全带高度调节器)

座椅功能调整

  • 前后滑动:检查滑轨有无异物,涂抹专用润滑脂(VW G 000 105)
  • 靠背角度:调整电机位于座椅左侧,若卡滞需拆解清洁齿轮组
  • 高度调节:检查丝杆机构,确保无锈蚀(定期用压缩空气清洁)

10.4.2 座椅加热与通风系统

加热功能故障排查

  1. 检查保险(驾驶员侧保险盒编号44,10A)
  2. 测量加热垫电阻(标准值:2-3Ω,断路则需更换加热垫)
  3. 检查开关信号:用诊断仪读取5F模块,确认开关操作时有信号输出

通风系统(GTI车型)

  • 核心部件:座椅下方鼓风机、透气层、导流板
  • 常见故障:风量减小,多为鼓风机滤网堵塞(需拆卸座椅底部清理)

10.5 外饰件

10.5.1 前保险杠拆装

  1. 拆卸轮眉内侧固定螺丝(左右各3个T25,建议配图:轮眉螺丝位置)
  2. 拆卸保险杠底部螺丝(6个T30,位于发动机下护板上方)
  3. 拆卸保险杠与翼子板连接卡扣(左右各2个,用撬棒轻撬)
  4. 两人配合从两侧向外拉,取下保险杠(注意断开前雷达和雾灯插头)

安装注意

  • 必须先连接所有电气插头再固定机械螺丝
  • 与翼子板间隙需均匀(标准3±0.5mm)
  • 雾灯位置需对准开孔,避免挤压变形

10.5.2 翼子板与发动机盖

翼子板调整

  • 前后位置:松开翼子板与前保险杠连接螺栓(2个10mm),前后移动调整
  • 上下位置:调节翼子板与车门连接处的固定螺栓(3个13mm)
  • 与发动机盖间隙:通过翼子板前部的调整垫片增减(厚度0.5-2mm)

发动机盖铰链调整

  1. 松开铰链与车身连接螺栓(4个13mm),调整前后位置(影响与前格栅间隙)
  2. 松开铰链与发动机盖连接螺栓(4个10mm),调整左右高度
  3. 关闭发动机盖检查:与翼子板间隙均匀(3±0.5mm),前沿高度略低于前格栅

10.6 内饰件

10.6.1 仪表台拆装

拆卸步骤

  1. 拆卸方向盘(断开蓄电池后,用T50工具松开中心螺栓,扭矩:50N·m)
  2. 拆卸仪表总成(参考9.2.1)
  3. 拆卸中控台装饰板和MIB主机(参考9.1.3)
  4. 拆卸仪表台下护板和膝部气囊(若有)
  5. 断开所有线束插头(重点:BCM插头、气囊插头)
  6. 拆卸仪表台固定螺栓(共8个,分布于左右A柱和中控台下方)

安装规范

  • 必须先连接气囊插头,再安装其他部件
  • 螺栓按对角线顺序拧紧(扭矩:20N·m)
  • 安装后需检查所有出风口风量均匀性

10.6.2 顶棚与遮阳板

顶棚更换要点

  1. 拆卸顺序:先拆遮阳板→拉手→阅读灯→天窗开关→后顶棚饰板
  2. 取下顶棚时需从后向前倾斜(注意避免弯折)
  3. 新顶棚安装前需激活天窗排水管(向管内注入少量水,确保通畅)

遮阳板维修

  • 化妆镜灯不亮:多为接触不良,需清洁灯座触点
  • 遮阳板松动:更换转轴处弹簧或紧固螺丝(T15,扭矩:5N·m)

10.7 车身附件维修通用规范

  1. 塑料件处理

    • 拆卸塑料卡扣时需使用专用卡扣起子(避免断裂)
    • 损坏的卡扣必须更换(建议使用原厂件,确保强度)
    • 塑料件安装前需检查定位销是否完好
  2. 防腐处理

    • 车身金属件修复后必须喷涂防锈漆(膜厚≥60μm)
    • 焊接部位需涂抹焊缝密封胶(宽度≥8mm)
    • 底盘部件安装时需检查防腐涂层,破损处补涂PVC
  3. 密封性能测试

    • 车门、后备箱安装后需进行淋水测试(水压0.2MPa,持续5分钟)
    • 检查车内有无渗水点(重点:门槛条下方、仪表台下方)
    • 天窗维修后需测试排水功能(向天窗槽注水,观察排水管排水是否顺畅)

注意:车身附件安装时必须使用规定扭矩,过度拧紧会导致塑料件开裂或金属件变形。涉及安全气囊的内饰件(如仪表台、座椅)必须使用原厂配件,副厂件可能影响气囊正常展开。